夏至手抄报内容 篇1
最近我看到了一则漫画,漫画的内容是这样的:在一座山上,许多大树不见踪影,只剩下树桩孤零零地留在那里,天上飞着的鸟和地上的兔子都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尽管这样,有一个人还在那里用力地砍树……
看着这则漫画,我不禁想起了上课时老师告诫我们的话:“人类无情地破坏地球的环境,最后是会自食恶果的。我们一定要好好地保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爸爸妈妈和我也一直秉承着“保护环境”的理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保护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每到周末,爸爸总是会带着我和妈妈出门玩,我们一般不会选择开小汽车出行,要么骑自行车,要么就是走路。我刚开始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后来爸爸告诉我:“这是绿色出行,不开车是为了减少尾气排放,保护环境。”我还是有点不明白:“路上不是还是有很多汽车吗?而且开汽车很方便啊?”于是爸爸上网搜索了空气污染的各种来源给我看,其中就包括了尾气排放。我开始有点懂了,汽车尾气的.排放虽然有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执行,但是一样有排放量,一辆汽车排放少,但是十辆,一百辆,一千辆……全世界有那么多汽车,那尾气排放污染就很严重,这对我们的地球妈妈伤害是很大的。我们倡导绿色出行,用脚走路。
还有,学校给我们布置了一样特别的暑假作业:垃圾分类。为了更好地理解垃圾分类,我还参加了我们社区垃圾分类的学习。听志愿者阿姨介绍,每年我们中国和世界上其他的国家都会产生很多垃圾,对我们的地球妈妈也是一种巨大的伤害。以前我们国家都没有进行垃圾分类,所有的垃圾不进行分类堆积在一起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也加大了垃圾处理的成本,所以为了我们的环境和生活,我们必须进行垃圾分类。我也在暑假期间好好地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为我们的环境出一份力。
保护环境的任务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夏至手抄报内容 篇2
在我们五(1)班教室里,有一个深藏不露的角落,那里有一个大约两米多高,一米五宽,用咖啡色木头做的一个书架,是我们班的图书角。别看图书角这么小,一行行一排排整齐的图书,起码也有两百多本吧!它散发出浓浓的书香,诱惑着我们心里痒痒的。每到中午这里热闹非凡,有借书的、有还书的、还有站在那里查阅书架上的书的。五花八门各种姿态,哈哈!图书角可是我们在校阅读的家。在那里我们忘情地阅读,享受着阅读的快乐。
这里有童话类的书籍,把我们引进一个梦幻的世界;科普类的书籍,为我们敞开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名著类的书籍,在字里行间表现了作家们不同的风格,让我们在写作方面受益匪浅;故事、小说类的书籍,让我们在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中,感受到了主人公优良的品格,真善美的情操……图书角——名副其实的知识海洋。
“读书节”的到来,书虫们开心得合不拢嘴。图书角更加繁华。每个小组都把“好书推荐”的展示板,排放在这里,每个人都介绍了自己阅读过的好书,精彩的.文章,让大家智慧共享。同学们还积极地把自己珍藏的一些好书从家里带到学校来,大概三百多本吧!都摆放在图书角,班级图书角的书籍越来越多了,品种也越来越丰富了。
同学们都热爱班里的图书角,大家非常关心图书角的环境优美,把书架上各种各样的好书,排放得整整齐齐,而且还把书架装饰得很精致,有可爱的布娃娃、软软的小玩偶,绿色的盆栽植物等等,图书角更美了。同学们来图书角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了。一到课间或者午休时间,图书角就像热闹的集市,同学们叽叽喳喳的就像一群小鸟,一会儿热闹的借书、一会儿安静地看书,借书、还书,忙得图书管理员不知所措。
同学们就是这样,每天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攀登在书籍的阶梯上,书香伴随着我们快乐的成长。
夏至手抄报内容 篇3
一年前,我正式加入12班这个大家庭。
一年多来来,它给了我多少温暖,多少回忆啊!这一年来,在老师的培养下,我们逐渐成长起来,在学业和品德上都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回想起我们初进学校的时候,真是一群调皮无知的孩子。但现在,已经长了许多知识,并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不再那么年幼无知,这完全归功于老师们多年来对我循循善诱的`教导和关怀。
这使自己无比感激,感激老师的无私付出,也感激123班给自己带来的温暖。每当要旅游时,班上的班干部总是走在最前面,车厢里时常还传出老师关心的声音“请晕车的同学那好塑料袋,贴好晕车贴,或吃晕车药!”一路上,大家都很兴奋,时时放歌让自己的心情放松一下;有的同学心想吐,就会拥来许多人。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一路上互相照顾,使人深刻感到集体的温暖。
作为12班的一员多好!它使我们感到了团结,感到了力量,感到了友谊,感到了谦让,更让我们感到12班这个集体的温暖。12班,这个名字非常亲切,在这个使人温暖的123班大家庭里,我学到了知识,明白了道理,结交了朋友,这是多么令人难忘。12班给我带来的温暖,我将铭记于心。
夏至手抄报内容 篇4
吴川是一个泥塑多的地方。
梅菉泥塑起源于瓦窑村。瓦窑村始于唐朝(公元618年),开基祖姓廖,从佛山石湾迁徙而来,佛山石湾精湛的陶瓷工艺从此也传入吴川。唐朝中期,有一年元宵,有个陶工随手用陶泥捏起一座小型泥塑玩,想不到竟吸引了不少观众,后来别的陶工也来凑热闹。这就无形中成了元宵泥塑展览。从此,泥塑这一民间艺术断断续续经历了唐、宋、元三个朝代。到了明朝洪武年间,皇帝派遣官吏四出挑选美女进宫寻欢作乐,民间百姓对此无不怨声载道。于是,梅菉头村的群众便乘闹元宵之机,特地造了一套丑化皇帝与皇后的泥塑。其特点是:人像的眼大、肚大、脚大、乳大、耳大。果然触动了官府衙门,竟派遣大批衙差,声言要抄斩全村百姓。后来,炮制这套泥塑的为首者便出灭辨解道:“皇上眼大看得准,肚大有福份,脚大乾坤,乳大养子民,耳大听民音,这为何不妥?”这帮趋炎附势的官兵听了无言可答,只好罢休。此后,当地群众对“造泥塑”、“看泥塑”、“评泥塑”的兴趣更浓,热情更高。这便成了当地居民闹元宵的一项主要内容。随着岁月的流逝,“泥塑”作品的题材也不断有新的发展。原先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的“盘古开天辟地”、“女祸炼石补天”,“嫦娥奔月”、“哪咤闹海”、“八仙过海”或取材于历史戏曲的.“三顾茅庐”、“七郎打擂”、“平贵别窑”等,进而发展到取材于现实生活的“金杯献给祖国”、“军威震敌胆”、“向四化进军”等多样化题材。
若从“泥塑”制作工艺来看,逐步也不断有新的发展。过去,老是用稻草竹篾绑“树杆”作“泥塑”支架,如今已被“铁线扎钢筋”所取代了。有的群众还别出心裁地搞“活泥塑”,只要来人轻轻按一下机关,小舞台上的“书生”就可吹箫弹琴,又可启步运行;“公主”既可眉来眼去,又可翩翩起舞;何去何从也跟着拧起罗伞,确是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有的“胖娃娃”塑像还神气活现地当着观众的面“嘶嘶嘶”地拉起“小便”来。原来,这些巧夺天工的“泥塑”已被制作者搞成“电动化”了。
夏至手抄报内容 篇5
在我的家乡——常德,有着十分独特的民风民俗。
在我的家乡有着一种独特的美食——鱼糕。每逢佳节,大家总会拿出鱼糕来品尝。它在家乡人民的眼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一种象征。
家乡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色,就是在每年的十月份,村民们都会齐聚在一起,开一个小型的“跳蚤市场”,大家可以随意采购别人的农产品。整个集市活动要开展近十天左右,在此期间,大家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希望来年的时候能有个好收成。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大家也都没有在干农活了,全村人都会用这样独特的方式来庆祝今年有了个好收成。
一年又一年,家乡变了模样,但在游子们的`心中,“家乡”的情是永远也不会变的。
一年四季,四时八节,都有约定俗成的风气。别的不多说,先来重点说说春节的风俗吧。
除夕之夜,燃放鞭炮、吃团圆饭,同各地一样,但又有讲究。一是给家中的猪、牛、羊圈和鸡笼鸭埘贴张红纸,点根蜡烛;给房前屋后的桃、李、梅、桔等果树和松、竹等也贴张红纸,祈求来年六畜兴旺、果实丰收、林木茂盛。二是要先祭拜祖宗。在祖宗的牌位前点燃香烛,摆上贡饭贡酒和三鲜(指鲜鱼、鲜肉、鲜鸡,当然都是蒸熟的,而且是热气腾腾的)。从家中最年长的开始,依次按辈分给祖宗跪拜。接着才是全家上桌吃团圆饭。饭后,一家老小围炉烤火守岁。小孩向长辈辞年,长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包给小孩发压岁钱。
夏至手抄报内容 篇6
清晨,我早早的起床准备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农村参加叔叔的婚礼,这是我懂事后第一次到农村,一路上听爸爸讲他小时候在村里的趣事:离家门口不远处,有一条宽宽的河,河水清澈透明,里面还有小鱼和螃蟹呢,爸爸和小伙伴经常下河抓鱼玩,抓累了就在河边的树荫下乘凉做游戏……爸爸还答应一定会去给我抓鱼,抓螃蟹,工具带了一大堆,让我边听边陶醉。心想:我也要下河捉鱼,然后把捉到的鱼送给新婶婶!
一路奔波,终于到了爸爸小时候生活过的村子,可为什么映入眼帘的环境和爸爸说的天差地别呢?门前没有宽宽且清澈见底的河水,只有一条几乎见了底的臭水沟,水沟里没有鱼儿和螃蟹,只有垃圾所散发的阵阵臭味;河边的绿树也没有了,只剩下被臭河沟熏成的`枯树,树周围堆满了各种垃圾……这下爸爸尴尬了!
婚礼经过的时候,瞧瞧!嘉宾们个个不是喜笑颜开,而是捏着鼻子,捂着嘴,像逃命一样。现场又离河道不远,吹吹打打的喜庆气氛来了这位“不速之客”——垃圾臭味。随风漫天袭来好一个五味瓶大闹喜宴!让现场无比尴尬,嘉宾们捏鼻,捂嘴,腾不出手拿筷子,就算拿着筷子了,你说是吃呢?还是吃呢?还是往哪儿吃呢?估计今天这露天的丰盛婚宴肯定节省了不少呢,哈哈。
总算参加完叔叔的婚礼,不服气的爸爸带着我来到村委会一问究竟,听村长说,那几年人们不太重视环境,乱砍滥伐,乱倒垃圾,造成河道严重污染,鱼虾大量死亡。不过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政府和村里人也都开始重视环保和居住地生活环境的改善,已经开始清理河道,植树种草,并准备建起湿地生态公园,听到这一切,我的心慢慢平静下来,希望等我们下次再回来的时候,这位“不速之客”能够消失的远远的。这里的水更清,树更绿,飞鸟鱼儿也越来越多。比以前更美。很期待每次回家来看看新变化,新气象。
如果每一个人都把环保的意识铭记在心,并且照做的话,那么我们的家园会更加美丽。
夏至手抄报内容 篇7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我的故乡浙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过年时都有一样的风俗。如: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除了这些以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举其中一个来说吧。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夏至手抄报内容 篇8
一、为了子孙的幸福,请您珍爱环境
二、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三、拯救地球,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
四、锁住黑龙保蓝天,治理污水护家园
五、人类若不能与其它物种共存便不能与这个星球共存。
六、让我们共同行动,还家园碧水、蓝天。
七、保护环境,持续发展
八、森林是地球的肺,我们要保护森林。
九、西部开发环保先行
十、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十一、沙化、风尘、赤潮是环境对人类的惩罚。
十二、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十三、保护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十四、烟尘污染要减轻,集中供热是途径
十五、保护海洋 ,防止赤潮。
十六、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存。
十七、没有地球的健康就没有人类的健康
十八、把消费限制在生态圈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十九、上项目必须先办环保审批手续
二十、拯救地球,一起动手
二十一、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二十二、改善环境,创建美好未来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二十三、要做保护环境的有为之人,不做污染环境的负罪之辈
二十四、动员起来,为拯救我们的地球掀起一场环境革命
二十五、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
二十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命
二十七、地球是万物生灵共同的家园,共生共荣来自万物的和谐。
二十八、保护赖以生存的海陆环境需要我们人类的节制和努力!
二十九、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城市改革开放功能
三十、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三十一、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三十二、保护生态,改善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三十三、控制全球变暖刻不容缓
三十四、破坏环境就是自掘坟墓
三十五、家园只有一个 地球不能克隆
三十六、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三十七、早一天保护环境,多一份生命保证。
-
23良品网小编为您推荐夏至手抄报内容专题,欢迎访问:夏至手抄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