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是我国两千多年前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一位杰出政治家,思想家,他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自始自终与亲秦派作不懈的斗争。下面我们来看看赞美屈原的优秀作文,欢迎阅读借鉴。
纪念屈原的一句话 篇1
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我和同学在花园里玩,突然,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向前扑去,膝盖正好磕在地上,我疼痛万分,低头一看,膝盖被蹭破了,流着血,我艰难地站起来,咬着牙,一瘸一拐地回家。
回到家,我一边哭一边喊着爸爸:“爸!……快来呀,……膝盖……破了!”爸爸走过来,若无其事地说:“让我看看!”他看了看严肃地说:“这点小伤,算什么呀,男子汉大丈夫,哭什么哭,自己拿药去,回屋。”
我怒火中烧,心想:你算什么家长,儿子受伤了都不管,是不是我的亲爸爸呀!我连药也没上就冲进屋里,把门狠狠地撞上,扑到了床上,伤心的哭了起来。
我迷迷糊糊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突然门被拉开了一条缝,爸爸蹑手蹑脚地走进来,我被吵醒了,眼眯起来假装睡觉,看看爸爸做什么?他走到我床前,轻轻地掀开被子,摸着我膝盖自言自语说:“伤得不轻啊!”拿出早准备好的药水,用棉签轻轻涂在伤口上,又把被子盖好才走了出去。我心里很不解,为什么爸爸说了我还会给我上药呢?
第二天一早,我一睁开眼就赶紧看我那伤口,啊,已经起了痂,我摸了摸,不怎么疼了。我轻轻地下了床,慢悠悠地推开房间的门,只见那爸爸已经把早餐做好了,见我出来,他微笑着说:“儿子,好多了吧?”“嗯,不疼了。”我轻声说。“啊!赶紧吃早饭吧!”吃着香喷喷的早餐,我心里不不由得暖暖的,看来爸爸还是关心我的。这是,爸爸走过来,轻轻地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啊!以后要小心,磕坏了哪儿都会对你今后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还有以后受点小伤不要哭,男子汉大丈夫要坚强。”
直到今天,我读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才知道父亲那天是想让我做一个男子汉,不让我做一个懦夫,这是父亲对我的爱啊!
纪念屈原的一句话 篇2
“兰若生春夏,芊尉何青春。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你就是那株秀色绝伦而孤高寂寞的香兰吗?虽然秋风袅袅,岁华摇落,而你幽独空林,芳意仍存。
你就是那举世混浊而独清,众人皆醉而独醒的屈原吗?滚滚汩罗,浩浩汤汤,流淌了多少个潮起潮落,花开花谢,但那一江澄澈的碧水之上,却永远地托起着一颗圣洁不朽的灵魂。
“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你有才而不能逢时,这该是你悲剧所在。作为一个政治家你明于治乱,志高行廉,你提倡“美政”,哀民生之多艰。作为一代文人,你娴于辞令,胸有大才。“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然而,顷襄王毕竟是顷襄王,历史上的他永远被定格为宠奸信佞的亡国君主,终究不会如唐尧圣主,因禹舜的品行才干,得以禅位,而你,举贤授能,修明法度,却成了落魄逐臣。
世人劝你随其流而扬其波,餔其糟而啜其醨,你怎么能够!你艳羡“兰芷悠悠而独芳”,你心之所善,九死不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你一往无前的决心。然而,恰恰是这决心驱动下的直言相谏成为你放逐的“罪魁”。自古忠良遭佞馋,你屈原又怎能例外?上官大夫的狭窄之心,子兰、靳尚的奸恶嘴脸又怎是你屈原应付得了的?“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意何成!”是你坎坷人生的真实写照。
屈原啊,你恨怀王听之不聪,谗陷蔽明,你更厌恶背绳墨而追曲的世俗,方正不容,忧愁、忧思谁人懂,屈心抑志情难诉。“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你绝望了,在报国无门的悲怆中激荡着追求理想的热情,在生不逢时的孤愤中蓄聚着突破现实的力量,在博大历史情怀中蕴含先驱的寂寞。这一切的一切,都化作了你那不朽的亮丽诗篇。一部《离骚》,寄寓着你远大的政治理想和不屈的斗争意志,诉说光辉峻洁之人格。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也之滋垢”,你不愿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终于,你将自己满腔的忧愤寄于那滚滚的汩罗,把自己托付给那一河碧水,质本洁来还洁去。屈原啊,只有你如此纯洁着这个世界的不洁,透明着这个世界的不明,你懂得:立着死亡是高大的生存,跪着自下而上是低矮的死亡。
帕斯卡尔有个著名的比喻:“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纤细无助的芦苇在凄清的夜风中瑟瑟飘摇,却又那么执着地独自吟唱,多么像一个深沉的思者,子然独立中对世界幽幽地吹一支洞箫。或许在他的周遭没有一个倾听者,就像芦苇面对的只是一片无声的水面,但他仍然在不断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因为他坚信,真正的思想犹如天籁,会在无垠的时空隧道中永远穿行。
屈原啊,你就是风中那摇曳着的一株香兰,香飘永远……
纪念屈原的一句话 篇3
诗人屈原在幼年时期就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当时正逢连年饥荒,屈原家乡的百姓们吃不饱、穿不暖,时有沿街乞讨、啃树皮、食埃土者,幼小的屈原见之不禁伤心落泪。
一天,屈原家门前的大石头缝里突然流出了雪白的大米,百姓们见状,纷纷拿来碗瓢、布袋接米,将米背回了家。
不久,屈原的`父亲便发现家中粮仓中的大米越来越少,他很是奇怪。
有一天夜里,他发现屈原正从粮仓里往外背米,便将屈原叫住,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屈原把家里的米灌进了石缝里。
父亲没有责备屈原,只是对他说:“咱家的米救不了多少穷人,如果你长大后做官,把楚国管理好,天下的穷人不就有饭吃了吗?”
自此屈原勤奋治学,成人后楚王得知他很有才能,便召他为官,管理国家大事。他为国、为民尽心尽力,被后世之人称颂,真正做到了由小善转为大善。
纪念屈原的一句话 篇4
无边的苍穹血染似的红,却衬着地上的人儿更加苍白无力。
他,披散着花白的头发,双目无神地看着前方滔滔江水。
他也曾是叱诧风云的人物,心怀壮志,以国家为重。可就是如此刚正不阿的人却被小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他忧心忡忡的吟诵《橘诵》以示自己的忠心时,不知已有人暗中设计想置他于死地:他受害抑于苦闷时,得意门生却背叛他趋炎附势而去。
他的心,好似一块烧红的铁,被浇上冰冷的水,嘶嘶冒烟,两头了般。
还好,还有婵娟。
他的心又热了些。
一心敬慕的老师,爱国爱民的老师,才华横溢的老师,吟出《离骚》、《九天》、《楚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怎会去干如此下三滥的勾当!
即使被囚入牢笼,依然不忘他的冤屈。如此难得的女子,却倒在一杯毒酒之下,永远地沉睡过去。她,或许是笑着走的,因为敬仰的老师可以获得自由,去召集一帮正义之士,一同拯救水深火热中的楚国。
他,辜负了她的厚望。
病在皮肤,在血肉,都可医治。倘若病入骨髓,病入膏肓,还有救吗?
楚国亦此。
他生如凡尘,遭人迫害,死后只有沉入江水,才可洗净自己的冤屈,让世人看清那颗炽热的爱国忠义之心!
风,依旧吹着。
汨罗江水依旧奔腾。
纪念屈原的一句话 篇5
屈原是一个值得佩服的人。试问中国四大佳节,春节,那是一年的结束新一年的开始:清明,那是祭拜死去亲人朋友:中秋,那是与家人团圆的难逢佳节,而屈原一个人,就能为纪念他搞出一个端午……实在是,太厉害了,前无古人啊!我不佩服行吗,华夏几千年,屈原当真影响地深入骨髓啊。
屈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他文采斐然,一人引领千万骚客,为人极为正直,与恶势力抗争决不妥协,更是一个一生尽心为国的伟人,无论是“王甚任之”还是“大困”,对祖国永远是一个坚贞不移,至死不悔。就是这么一个有治国之才,爱国之心,刚正不阿的浪漫诗人。
但,他并不值得我学习,做榜样。
屈原是一个迂腐的人,他的“忠”,我的确佩服甚至仰望,但那不过是“愚忠”。“王甚任之”时尽忠,无可厚非;但当整个王公贵族开始反对你,抛弃你,明明有康庄大道不走,依然一副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的模样。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这些儒学伦理战国之时还没有盛行,正是这位伟大的屈原屈大诗人屈大忠臣,将这种忠君报国,存君兴国的“伟大”“正义”的思想毫无保留深深的填入了这“更伟大”“更正义”的传统道德观念中。试问:孔子所说,仁义礼智信,何来忠字?
就这样屈原的故事成为美传,中华美德,永垂不朽,成为一代代帝王的统治工具,成为万千百姓的道德楷模,成为人们过佳节的纪念对象!没有这忠君报国的汨罗一跳,也许,只能说也许,岳飞就不会惨死风波亭,直捣黄龙未必没有可能,不会有那么多的英雄不能战死沙场而死于帝王阴谋的悲剧!屈原的汨罗一跳,不管本着什么目的,什么初衷,他本想狠狠震惊一下警醒一下祖国也好,不忍看到楚国江河日下的悲剧也好,或者是干脆一了百了的消极逃避也罢,他造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空前的!这样的伟人,他本身的人品越好,为祸却是越大!坏人为祸,为祸一时,为祸一世:好人为祸,为祸一代,为祸一民族!好人的“祸”——那些好人有意无意的光荣事迹,成了帝王们俘怒苍生的王牌,帝王们站上了道德的制高点,人人尽而忠之,这种“忠”,当事人认为很伟大,世人亦然,唯有帝王风轻云淡心中一阵不屑:不过一条忠诚的狗罢了!
这种可怕的现象,两千多年不止!
屈原是冤枉的,他的君子品行的负面影响,任汨罗江水流干也不会知道一分。就让屈原安静一下吧,少讲讲他的“传世美德”,让它成为一个值得佩服、尊敬而不是一个被效仿,被榜样的人!
纪念屈原的一句话 篇6
端午这一天,忽然想到对屈原多一些了解,原先的了解只是局限在“爱国主义诗人”的层面上。
翻看了几本书后,只觉得这位老先生死得实在有些可惜。他在做楚怀王左徒时是很得信任的,但后来在“亲秦”与“亲齐”的两派斗争中失宠。楚襄王继位,其弟子兰作为亲秦派的代表,依旧占了上风,屈原被流放江南,后来以死殉道,兑现了他在《离骚》中所言的“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抱屈之一是,他实在不值得为了亲齐而劳心费力。秦兴齐亡,岂是老先生的意志所能改变?他以“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自翔,试图挽狂澜与既倒,但楚已如残灯将尽,老先生实在有些不识大局了!
抱曲之二是,怀王昏聩,他原本可以按照孔子他老人家遗训:“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却偏偏为楚怀王反复无常耿耿于怀,忿忿不平地埋怨着:“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独自儿在一旁受着窝囊气。孔子说“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这位屈原老先生,吃的就是这种“愚不可及”的苦头。
报屈之三是,失宠就失宠,流放就流放,岂不闻老子所言:“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失宠流放倒落得清净,倘被重用,免不了是在身心交瘁中做个亡国之臣。原本是塞翁失马,怎么就想不开去投江呢?
我真为屈原抱屈!
纪念屈原的一句话 篇7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纪念屈原的一句话 篇8
我心目中的屈原,他为了让那些小人悔悟,他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我眼中的屈原,他是一个著名的诗人,在离别这个世界时,他还写了几首诗。其中,非常著名的就是《离骚》,还有非常著名的两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眼中的屈原,他特别爱自己的国家,为自己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还把自己国家的兵力提升了。
我眼中的屈原,他很有能力,连盟六国,让秦国伤害不了自己的国家,让百姓们平平安安的过日子。
我眼中的屈原,他非常爱自己的国家和百姓,国家灭亡后,他想和自己的`国一起死去,百姓们被感动了,划着船去找屈原的尸体
我眼中的屈原,他特别伟大,特别爱自己的百姓和国家,他在我心目中就是偶像。
纪念屈原的一句话 篇9
一杯香茗,一捧诗书,追随历史的脚步,我遇见了你,屈原。
清晨,窗户上朦胧着淡淡水汽,将窗外美景氤氲得一片诗情。历史书中的你,另我崇拜不已。不知不觉,我越看越入神,这时,似是一缕神风吹得我浑身酥软,双脚也不由自主的离开地面......
“啊!终于到了!”我回到地面“咦,这不是楚国的朝堂之上吗?”我环顾四周,这里虽是古朴的建筑,高大气派的飞檐,浑圆的朱红圆柱,无不显示着庄严森威。王位上,是威风凛凛的楚怀王。我欣喜若狂,莫不是穿越到战国啦!再看看我自己,一身素衣,头戴纱帽,俨然成了朝中一臣了。楚王高高在上,群臣们都鸦雀无声。一位大臣来报:“大王,张子来了!”张子就是张仪,他呀,是奉秦国之命来拆散六国联盟的。
“大王,如今你楚国富庶,我秦国强大理应联合互助。”张仪衣冠楚楚,一副对楚王恭敬之样。
这时,你,站出来了!坚定的眼神,眉宇间尽显英姿:“张子,眼下六国联盟不可改变,我楚国并无此意,敢问你是何居心啊!”你句句在理,字字铿锵有力,为了楚国坚决反击。
“屈子,你倒是说说,你这六国联盟,为何不可改变?”你毫不示弱:“哼!倘若我楚国无视这六国联盟,与你秦国互助,那便是背信弃义!你秦国如今变法图强,野心昭昭,我怎知你张子不是秦国派来拆散我六国联盟而孤立我楚国的?”张子被你说的面红耳赤,转念又用600里土地前来诱惑楚王。
楚王面对如此诱惑,身体前倾,面露喜悦之色。你忠心进谏:“大王,不可啊!这秦国实在多变,切不可听信他言!”楚王呵着斥道:“屈大夫,你如此固执,既秦国愿与我楚国交好,还相赠土地,诚心可鉴,有何不可!说罢甩袖欲走。你扑通一声跪地,苦苦劝说,换来的却是楚王一句:“即日起,贬屈原为三闾大夫,流放汉北!”
不久,大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都,这是压垮你信仰的最后一根稻草。你一心为国,热爱祖国的心从未动摇,奈何,楚王听信佞言,你只得带着满腔愤懑,投向汨罗的怀抱。周围百姓们嘤嘤的啜泣声,大家都在江边喂鱼食,吟诵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睁开眼,一缕阳光正暖暖着洒在我身上,我回过神来,回味着刚刚梦中的情景,要是能和你,我崇拜的屈原一起生活,我定和你一起进谏,同甘苦,共命运!
纪念屈原的一句话 篇10
我不知道如何形容他,如同一团天地氤氲包围着我,我看不清在哪里。渐渐的,雾悄悄地散开了少许,我看到了他驾着一叶扁舟。山谷很静,只听见他的桨拨动着水,水不舍地散开。,他安慰着水,最后给了水巨大的一个拥抱……
一瞬间,全中国似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沉睡的巨龙长吼一声,唤醒了民族文化,也唤醒了沉睡的我……
我看着他,隔着一层朦胧的纱,眼中的他,既真实又无法靠近。
也许,他是臭美的。
美好的身世造就他臭美的性格。他爱少年之“年岁虽少,可师长兮”。他爱美人之“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在歌颂自己美好的志向时,不忘赞赞自己美;他在表达自己被贬的无奈与悲痛时,不忘赞赞自己美;他在为国家忧国忧民时,不忘赞赞自己美。美人之心是人都有,也许这不是臭美,这是浪漫,高洁傲岸,精神思想的纯白洁净,不愿沾染世俗的混沌之气。
这不是臭美,这是浪漫的与高洁。
也许,他是懦弱的。
接受不了楚王对他的疏远,众人的排挤,他选择轻生。无法正直面对自己的生命的人,懦弱至极。他自被楚襄王放逐于洞庭湖一带后,无日不为他的祖国的命运忧心,直到楚国的攻破,他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南行至今长沙。但心中总在眷恋着祖国,于是又折回洞庭。残酷的现实终于使他感到了绝望,自度已无出路,平生的理想和抱负都已付诸东流,便在汨罗写完《离骚》的最后一章后,在此怀沙自沉。也许并不是这样,他的死对于他是一种解脱,那种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忧国忧民而又可望不可即的感受,他放不下楚国,放下自己也许是一种解脱。而内心高洁的他,哪里容忍的了自己的伟大抱负的破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所以只身赴死,以求得精神上的圆满。这也是以死明志,用尽一生一世为国,只为最后,以死敲响楚王的警钟,敲醒沉睡的楚国。
这不是懦弱,是爱国的化身。
也许,他是愚蠢的。
他从小就受良好的教育,在闹饥荒的时候看着饥饿的百姓,他一点点的送米。在自己的利益都不得以保障的时候,他选择别人的利益为重。诗人大者,为国为民。战国屈原,忠于怀王,忠于楚国,在个人与国家他又选择为国献策,他真的是愚蠢至极。他在被贬时还写过信给楚王扬志,愿楚国能重新重任回他,可惜楚王把他贬到更远的地方了。此时的他只要对秦国稍微示好,秦国就会将他供在荣华富贵之间,可惜他并没有愚蠢的可怜。为了他的楚王,为了他的楚国,直到化为世间一粒尘埃。真是愚蠢的惊心动魄,让人心生感慨。
的确,这不是愚蠢,是忠贞。
烟雨朦胧,汨罗江边,那不屈的灵魂在歌咏爱国赞歌,振奋多少中华民族的心,那是文化,那是精华,是心中不可磨灭的民族印记!
纪念屈原的一句话 篇11
转眼间,端午节又到了。吃着美味的粽子,我想起了屈原这个伟大的人物,想起了他写满忧思的清癯面容。
诗辞·千古流传
我穿过曲折的小路,在远处的一片葱茏中我看见了一个人,走近一看,原来是屈原。他端坐于石椅上,手执毛笔,潇洒流畅地在竹简上疾书。片刻之后,只见他满意地笑了笑,站起身来,一只手背在身后,一只手捧着竹简,一边缓缓地踱着碎步,一边低声吟诵着。我侧耳聆听,呵,这不是《离骚》嘛!屈原创造的诗歌新体裁——楚辞!我兴奋不已。
屈原,我想对你说,你的诗歌千古流传,并为我们深深景仰。我们将永远记得你,永远!
精神·可歌可颂
一日,屈原听到楚国灭亡的消息,顿觉万念俱灰。他怎么能够背弃祖国去追求个人的荣耀呢?恍惚间,他向汨罗江走去。我好奇地跟了上去。只见他静静地伫立在江边,望着波涛汹涌、一去不回的江水,又恋恋不舍地转头凝视故乡的方向,然后毅然决然地向江中走去,一任江水没过他的膝盖、胸口。留下满脸惊愕的我。屈原,竟然以死报国。
屈原,我想对你说,你的爱国情可歌可颂,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我们将永远记得你,永远!
怀念·永无休止
农历五月初五,我来到了汨罗江边,看到了另一番景致:许许多多的人,手捧着自己亲手做的粽子,一个一个抛入江中,只为让江中的鱼虾不要侵扰屈原难得的安宁。江面上,龙舟竞发、锣鼓喧天,仿佛是要用满身的汗水,把他留下的精神一点一点地放大,深入每个人的心灵。现在的我,也虔诚地捧起粽子投入江中,那慢慢泛起的涟漪,仿佛溢满泪水的瞳仁,仰望着苍穹。
屈原,我想对你说,对你的怀念永无休止,并成为世代传承的传统。我们将永远记得你,永远!
屈原,你的诗歌千口传,你的精神万家颂,我们不仅永远不会忘记你,还要把你的爱国精神传扬!
-
我们精彩推荐纪念屈原的一句话专题,静候访问专题:纪念屈原的一句话